服務熱線
18751140119
消防防排煙系統是建筑消防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主要用于火災時控制煙氣擴散、保障人員疏散通道安全,并為消防救援提供有利條件。以下是該系統的核心要點解析:
一、系統功能
防煙:通過加壓送風(如樓梯間、前室)阻止煙氣侵入安全疏散通道。
排煙:快速排出火災區域的煙霧和熱量,降低煙氣濃度和溫度。
延緩火勢:減少煙氣對建筑結構的破壞,延長逃生和救援時間。
二、系統分類
防煙系統
機械加壓送風:在疏散通道(樓梯間、前室)內形成正壓,阻止煙氣滲入。
自然通風:通過可開啟外窗或豎井利用熱壓和風壓排煙(需符合規范條件)。
排煙系統
機械排煙:利用排煙風機強制排出煙氣,常用于無自然排煙條件的區域(如地下室)。
自然排煙:通過排煙窗、百葉等設施自然排出煙氣(需滿足開口面積要求)。
三、核心組成
風機:加壓送風機(防煙)、排煙風機(排煙),需具備耐高溫性能(通常280℃運行≥30分鐘)。
風道與風口
送風口:常閉型(火災時開啟)或常開型,設置于防煙區域。
排煙口:常閉型,火災時聯動開啟,多設于走道、房間頂部。
閥門與控制器
防火閥(70℃自動關閉)、排煙防火閥(280℃關閉)。
聯動控制系統:與火災報警系統聯動,觸發風機啟停及閥門開關。
擋煙垂壁:劃分防煙分區,限制煙氣水平流動(高度≥500mm)。
四、設計規范要點(依據GB51251-2017)
設置區域
防煙:樓梯間、前室、避難層(間)。
排煙:面積超過100㎡的地上房間、長度超過20m的走道、地下空間等。
風量計算
加壓送風量根據門開啟時的風速要求(如樓梯間0.7m/s,前室1.0m/s)。
排煙量按防煙分區面積計算(≥60m3/(h·㎡)),單臺風機排煙量需≥7200m3/h。
聯動邏輯
同一防煙分區內兩個獨立火災探測器報警→開啟排煙口→啟動排煙風機。
加壓送風系統通常由消防控制中心手動或自動啟動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對策
設備故障
風機不啟動:檢查電源、控制模塊、聯動邏輯設置。
閥門無法開啟:清理機械卡阻,測試執行機構。
設計缺陷
排煙口距離火源過遠:需按更大 30m間距布置。
防煙分區面積超標:單個分區不宜超過500㎡(凈高>3m時面積加倍)。
維護疏漏
定期清潔風口濾網,防止積灰堵塞。
每季度測試風機功能,每年進行全系統聯動試驗。
六、驗收與維護
驗收重點:風量實測值≥設計值的90%,聯動響應時間≤30秒。
責任劃分:物業需確保系統完好,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定期檢測。 法規依據:《消防法》明確單位需保障防排煙系統正常運行。 總結:消防防排煙系統是“生命保障系統”,需嚴格遵循規范設計、定期維護,并與建筑其他消防設施(報警、噴淋等)協同工作。實際應用中,應結合建筑結構特點選擇防排煙方式,避免機械復制標準導致效能不足。